礦物質: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螺絲釘

礦物質: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螺絲釘

礦物質大家最先接觸到是課本裡的原子、離子元素週期表,每個帶【金】的礦物質元素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建立身體結構、細胞代謝等活動所需求的元素;猶如汽車是用許多小小螺絲釘組架構成各種功能,一顆小小小螺絲釘都不能少,少了汽車就會產生危險。

身體無法自行製造所需要的礦物質,卻又必須要這些小螺絲釘礦物質元素來供應身體健康順利運行。

身體從食物中可攝取到礦物質,需要每天高達幾克的大量稱為巨量元素礦物質、鈉和鉀。另一種只需要少量每天幾微克到幾毫克稱為微量元素礦物質:鐵、鋅、銅、硒、鉻、鋰、錳、鉬、碘、鈷、硅...等。

各類食物礦物質表

礦物質是怎麼被身體吸收

吃綜合礦物質不如喝礦物質水

    ▋各類食物礦物質表

    不同食物中的礦物質含量,存在著變異性。土壤品質、種植方法,及製作過程等,都會對其礦物質含量產生影響。

    舉例來說,同一種蔬菜在不同土壤中生長,其鉀、鎂等礦物質含量可能會有明顯差異。不同的種植方法也會影響植物的生長速度和吸收養分的能力,進而影響其礦物質含量。而食物的製作過程,如烹調、冷凍或罐頭加工,皆可能導致部分礦物質流失或降解。

    因此除了參考下列食物礦物質成分表,進行均衡飲食外,也建議搭配礦物質水,確保身體得到全面營養。

    ▋鈣質(Calcium):

    1. 奶製品(牛奶、乳酪、優格)
    2. 綠葉蔬菜(花椰菜、羽衣甘藍、菠菜)
    3. 豆腐、豆漿
    4. 堅果和種子(杏仁、芝麻、奇亞子)

    ▋鉀質(Potassium):

    1. 香蕉
    2. 馬鈴薯
    3. 橙子
    4. 菠菜
    5. 番茄
    6. 杏桃

    ▋鎂質(Magnesium):

    1. 堅果和種子(腰果、杏仁、南瓜子)
    2. 穀物(燕麥、糙米)
    3. 菠菜
    4. 鱼類(鮭魚、鯖魚)
    5. 豆類(黑豆、綠豆)

    ▋鐵質(Iron):

    1. 紅肉(牛肉、羊肉)
    2. 肝臟
    3. 蛋類
    4. 豆類(豆腐、黑豆)
    5. 乾果(葡萄乾、杏仁)

    ▋鋅質(Zinc):

    1. 肉類(牛肉、雞肉、豬肉)
    2. 海鮮(蝦、蟹、牡蠣)
    3. 穀物(燕麥、全麥)
    4. 乳製品(乳酪、酸奶)

    ▋銅質(Copper):

    1. 肝臟
    2. 貝類(螃蟹、蚌)
    3. 果類(橙子、草莓)
    4. 穀物(大麥、糙米)

    ▋磷質(Phosphorus):

    1. 肉類(牛肉、雞肉、豬肉)
    2. 乳製品(牛奶、乳酪)
    3. 魚類(鱼、鱈魚)
    4. 穀物(燕麥、糙米)

    ▋錳(Manganese):

    1. 穀物(糙米、燕麥)
    2. 堅果和種子(杏仁、腰果)
    3. 蔬菜(甘藍、胡蘿蔔)

    ▋鉻(Chromium):

    1. 肉類(牛肉、雞肉)
    2. 全穀類(全麥、糙米)

    ▋硒(Selenium):

    1. 魚類(鮭魚、鱈魚)
    2. 肉類(雞肉、火雞)
    3. 堅果和種子(巴西堅果、腰果)

    ▋礦物質怎麼被身體吸收

    身體吸收礦物質時,以離子型態入體內最易利用。其他營養素的參與或特定條件的支持也非常重要。例如,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鐵的吸收,維生素D則有助於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等。這些營養素可促進身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。

    此外,身體對礦物質的吸收通常發生在腸道,整個過程會涉及腸道壁的特定結構及吸收方式。以下介紹各類礦物質的吸收位置,以及其輔助營養素。

    ▋鈣(Calcium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主要發生在小腸的十二指腸和空腸部分。
    • 輔助營養素: 鈣的吸收受到維生素D的調節。當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足夠時,它會刺激腸道對鈣的吸收。

    ▋鉀(Potassium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鉀的吸收主要在大腸的結腸部分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與鈣、鎂一同平衡體內的電解質,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。

    ▋鐵(Iron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鐵主要在小腸吸收,特別是十二指腸和空腸的上段。
    • 輔助營養素: 維生素C可以提高非動物性鐵的吸收。另外,肉類中的動物性鐵較易吸收。維生素C可以轉化難吸收的非動物性鐵成為更容易吸收的形式。

    ▋鋅(Zinc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鋅的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的十二指腸和空腸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與鐵、銅等礦物質有相互影響。高鈣飲食可能降低鋅的吸收。胃酸和胰臟分泌的酵素對於鋅的吸收有影響。同時,蛋白質也可能影響鋅的吸收。

    ▋鎂(Magnesium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鎂主要在小腸吸收,主要發生在空腸。
    • 輔助營養素: 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與鎂有關,而脂肪酸也可能影響鎂的吸收。

    ▋磷(Phosphorus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磷主要在小腸吸收,尤其是在空腸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與鈣、鎂、維生素D有關,這三者可以相互影響對磷的代謝。

    ▋銅(Copper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銅主要在小腸吸收,特別是在空腸。
    • 輔助營養素: 維生素C可以增加對銅的吸收。

    ▋錳(Manganese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主要發生在小腸的十二指腸和空腸部分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與鈣、鐵、鎂有關。其中鈣和鐵可能影響錳的吸收。

    ▋鉻(Chromium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主要發生在小腸的十二指腸和空腸部分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維生素C可以增加對鉻的吸收。

    ▋硒(Selenium):

    • 吸收位置: 硒主要在小腸吸收,特別是在空腸。
    • 相互作用: 維生素E可以增加對硒的吸收。

    ▋吃綜合礦物質不如喝礦物質水

    每日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取量不足又不夠多樣化時,都會導致礦物質無法被身體好好吸收。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,大家越來越關注如何最有效地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。近年來,有一種趨勢是選擇喝礦物質水,它是以離子入體內,礦物多元以離子方式輸送對身體利用和安全性較好,搭配均衡飲食來獲得所需營養。

    以下和大家分享礦物質水相較食物,有哪些優點。

    ▋生物可用性提高:

    離子化的礦物質已經處於生物可用的形式,因為它們已經解離成帶電的離子。這使得它們更容易穿過腸道壁進入血液循環。相比之下,食物中的礦物質存在生物利用率較低的問題,因為某些礦物質可能與食物中的其他成分相互作用,進而影響其吸收效率。

    ▋不需要進行消化:

    離子形式的礦物質不需要在胃部經歷消化過程,因為它們已經是可被吸收的形式。這有助於繞過某些可能影響礦物質吸收的消化問題。然而,食物中的礦物質需要經過胃部的消化過程,受到胃酸及其他消化酶的影響,使其吸收效率降低。

    ▋快速吸收:

    由於離子形式的礦物質無需進行消化,它們可以更快速地進入腸道壁。這種快速吸收有助於確保人體能夠及時獲得所需營養。相對地,食物中的礦物質需要經過消化,耗費時間之外,也導致礦物質的吸收速度較慢,無法立即補充身體所需。

    ▋降低競爭吸收的風險:

    在腸道中,多種礦物質可能競爭同一吸收通道。離子形式的礦物質可能更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單獨吸收,降低了與其他礦物質的競爭。相反地,食物中的礦物質需要與其他養分一同進行吸收,這導致競爭吸收,進而影響某些礦物質的吸收效率。

    礦物質元素

    礦物質小螺絲釘【鈣】

    礦物質小螺絲釘【鎂】

    ▋【鈣】孕育生命的礦物質小螺絲釘

    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,也是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。
    鈣質對人體的重要性,不論男女老少,都不可忽視。

    ▸▸▸鈣在人體內形成是從食物進入到腸道,大部份在小腸被吸收,胃酸和腸道的酸鹼濃度會影響鈣的吸收。

    ▸▸▸吸收的鈣會進入到人體血液中,大部分被存儲在骨骼和牙齒,作為人體結構的支撐物質。

    ▸▸▸當身體需要鈣時,會將儲存在骨骼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,以供身體利用。

    ▋鈣在人體內作用有:

    ✓ 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
    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,約佔骨骼的99%,佔牙齒的90%。

    ✓ 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
    鈣是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重要媒介。

    ✓ 調節血液凝固
    鈣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元素。

    ✓ 維持心臟和血管的健康
    鈣有助調節心臟跳動和血壓

    ✓ 促進生長發育
    鈣是兒童骨骼和牙齒發育的重要營養素。


    ▋避免缺鈣的補鈣小訣竅

    ✓ 均衡飲食:
    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,如牛奶、奶製品、豆製品、深綠色蔬菜、海藻等。

    ✓ 適當曬太陽:
   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,而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。


    ▋【鎂】補鈣不補鎂,補了也後悔的礦物質小螺絲釘

    大家都知道補鈣防骨質疏鬆,卻忽略了【 鎂 】補充的重要性。

    ▋『鈣、鎂』--- 心臟跳動的關鍵

    鎂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之一,這個不起眼的礦物質就占人體體重的0.05%。鎂在人體內參與超過300多種生化反應。

    ✓ 骨骼形成
    鈣和鎂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

    ✓ 神經傳導
    鎂可以幫助神經維持正常功能

    ✓ 心臟肌肉健康
    鉀和鎂均有助於調節心率和血壓

    ✓ 身體正常代謝

    返回網誌